语文阅读网 - 学习生活中必备的中文网站!
语文阅读网logo
当前位置: 语文阅读网 > 现代文 > 《无形的巨著》阅读答案

《无形的巨著》阅读答案

时间:01-02 分类:现代文 来源:语文阅读网 0条评论

   无形的巨著

  20世纪初,我国出现了一批优秀的医学家,在众多的开拓者之中,张孝骞是姣姣者之一。

  北平和平解放,摆在协和医院内科主任张孝骞面前最紧迫的任务就是赶快充实人员,以解决医疗和教学工作的燃眉之急。他担起了自己的许多昔日同学、同事,他们有的在外地,有的在美国,他一一给他们写信,热情地邀请他们来协和工作。在美国费城的文士斌夫妇扣在芝加哥的黄菀、张学德等人都是应张孝骞邀请而回来的。1951年初,当政府接管这个医疗和教学单位的时候,那里已呈现一派蒸蒸日上的景象。

  张孝骞在六十多年的医学生涯中,究竟为多少人解除了疾病的痛苦?使多少人摆脱了死亡的威胁?这是一个无法统计的数字。谁也说不清那部“巨著”的篇幅,谁也无法阅读它的内容。如今,为人们所乐道的只是“巨著”少数篇页。

  1977年10 月,协和医院内分泌病房住进一位病人,下肢沉重,活动困难达三年之久,医生诊断的结果是腰肌劳损、类风湿性关节炎和骨软化症。经X线拍片,发现病人的骨盆、双手、腰椎等部位普遍骨质脱钙及病理性骨折状。对症治疗未见好转,大夫们感到困惑。张孝骞被邀请来为患者会诊。张孝骞用一双布满老年斑的手一遍又一遍的在病人身上摸索着。突然,这双手在病人右侧腹股沟处停了下来。他在这里触及了一个肿物。按照一般情况,这种病人身上的小肿块,是不易引起医生关注和联想的。可是张孝骞教授在仔细检查了肿物的形状、大小和硬度后,指着肿物向在场的医生们说:“这大概就是病根!这个肿块可能分泌某种激素类物质,导致钙磷代谢异常。建议切除”。外科医生进行手术后,患者的症状很快好转。病理诊断证实,肿物为间叶瘤,一种极为罕见的疾病,在此前世界医学文献中,总共只有过七次报道。

  1980年秋天,协和匡院的病床上躺着一位老年妇女,腹部极度胀出,皮肤绷得亮光光的,她来门诊就医已经很久了,经过各种检查和实验性治疗,腹水的原因一直未查出,各主要脏器均受影响,生命危在旦夕。张孝骞在为病人做过检查后,立即判明这个病人的腹水是由甲状腺机能低下所引起的。他告诉主治医师关于这种少见疾病,国内只有少量报道,有关的资料在某某书籍、某某杂志上的第几页;书籍和杂志在图书馆的哪一个书架的什么位置。医生跑去一看,果然丝毫不差。诊断化疗证实后,病人立即得到有效的治疗。

  张孝骞认为,要求一个医生不犯错误是不可能的,重要的是从错误中总结经验教训。对于自己做出的诊断结论,绝不能认为“成竹在胸”,一定要用怀疑的眼光,多问几个为什么,并且随时准备在新的事实面前改变原来的结论。张教授向人们说起一个病例:80年代初,有一名病人因痰中带血,下肢浮肿而入院,化验结果,尿中有红血球。主治医生诊断为肺—肾出血综合症。张教授参加了会诊,也同意了这个诊断,可回到了办公室,他仍然放心不下。第二天他又到病房为病人做了一次检查,发现病人的腿部静脉有点异常。根据这个线索追踪下去,结果证明病人患的是转移性血栓静脉炎,造成了肺肾等多种脏器损害,给人一种假象,险些造成误诊。

  在几十年的行医过程中,张孝骞总是随身携带着一个小本子,专门记录从实践中得到的临床资料。年复一年,积攒了几大箱。1986年,他开始整理这些资料和文稿,准备留给医院,推动医学的发展。可医院检查表明,他的第三胸椎已经遭受癌肿的破坏,病情急剧恶化,为了争取这最后的分分秒秒,他把一大摞卡片和稿纸带进了病房。万里、习仲勋等领导人得知张孝骞患病的消息,亲自来到病榻前慰问;陈云、邓颖超也派人送来了鲜花和糕点。1987年8月8日,张孝骞溘然长逝。

  (周元斌、李元著《中国当代十大科学家》,有删节)

 

  相关链接

  张孝骞(1897~1987),内科专家、医学教育家、中国消化病学的奠基人。毕生致力于临床医学、医学科学研究和医学教育工作。对人体血容量、胃分泌功能、消化系溃疡、腹腔结核、阿米巴痢疾和溃疡性结膜炎等有较深入的研究。在医学教育方面有他独到的见解,培养了骨干人才。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文士诚夫妇、黄菀、张学德等人回国到协和医院工作,既是应张孝骞教授的热情邀请,也是因为热爱祖国,有赤子之心。

  B.张孝骞认为成语“成竹在胸”不正确,医生要有怀疑的眼光,随时准备在诊断治疗过程中改变所有的结论。

  C.“他用一双布满老年斑的手一遍一遍在病人身上摸索着”,表现出张孝骞虽然年岁已高,但依然对病人高度负责。

  D.万里、陈云等众多领导人在张孝骞病重期间到医院看望他,希望他尽快好转,继续为人民服务,治病救人。

  E.题目的“巨著”是指张孝骞善于总结经验教训、积累临床资料,从而推动医学发展等医学研究上的研究成果。

  (2)作为传记,本文写作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回答。(6分)

  (3)传记叙述了张孝骞这部“巨著”的哪些“少数篇页”?请简要概述。(6分)

  (4)“中国十大科学家”之一张孝骞有哪些方面的突出贡献?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8分)

  参考答案

  (1) A、C(答A给2分,答C给3分,答E给1分。B项,“认为成语‘成竹在胸’不正确”错误,“改变所有的结论”过于武断。D项,陈云没有到医院看望张孝骞,“希望……”也是强加的。E项,原文是“张孝骞在六十多年的医学生涯中,究竟为多少人解除了疾病的痛苦?使多少人摆脱了死亡的威胁?这是一个无法统计的数字,谁也说不清那部‘巨著’的篇幅,谁也无法阅读它的内容”,可见“巨著”是指张孝骞医学生涯中救死扶伤方面的巨大贡献。)

  (2)①侧重传主在医学上的突出贡献:挽救患者的生命和高超的医术。②写生平与学术二者相融,呈现传主学术背后的悲悯情怀。③语言通俗易懂,明白晓畅,又适当地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增强读者的阅读兴趣。

  (3)①叙述张孝骞准确诊断病人右侧腹股沟肿物(叶瘤)这个世界上极为罕见的病例。②敏锐判明病人腹水由甲状腺机能低下引起的罕见的疾病。③追踪证明病人患的是转移性血栓静脉炎,避免了误诊。

 

  (4)①组织领导工作方面。北平刚解放时,百废待兴,张孝骞引进医学人才,使协和医院呈现出一派蒸蒸日上的景象。②临床医学方面。为无数患者解除病痛,善于总结经验教训,善于积累临床资料,推动医学发展。③医学研究方面。对人体血容量、胃分泌功能、消化系溃疡、腹腔结核、阿米巴痢疾和溃疡性结膜炎等有较深入的研究。④医学教育方面。有独到的见解,培养了骨干人才。

小编推荐: 林建超《围棋与国家》阅读答案 《怀念可染先生》阅读答案 小说《父亲的证明》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