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荒
陈来峰
几个月不下地,花婶咯吱窝都憋得难受。她逛到村十字口,迎面撞见闹闹娘风风火火地往孬蛋家赶。
一起去玩两把儿?闲着也是闲着!闹闹娘伸手扯花婶的衣襟。
花婶躲瘟疫似得躲开了,叫,俺可不会!脑子不够使唤哩。
躲开闹闹娘,又三三两两走来几个汉子,也直奔孬蛋家而去。
柳叶不知从哪里杀出来,眼神和花婶一对,嘴一撇鄙夷地说,啧啧,看看咱村的人都
成啥了!地都让政府征走盖高楼了,闲得慌啊!要是能有几分地伺候伺候该多好啊!我一定让它长得旺旺的,一根毛草都没有。
柳叶这么一说,花婶眼睛忽地一亮,说,哎,柳叶,我发现一片荒地,可肥了,咱要不去瞅瞅?我看种点儿菜儿不错。
两人志同道合,手挽手直奔村头而去。
一个废弃的旧厂房外边,一片黑乎乎的空地,在太阳下闪着光。柳叶弯腰抓一把土惊叫道,我的娘啊!这么肥的地,种点菜一定收他一大堆。
花婶一巴掌拍在柳叶的背上,走!回家取锄头去,说干就干!
不一会儿的功夫,花婶和柳叶折回来,甩开膀子就干起来,汗水从身上密密地冒出,
舒服极了。
柳叶耸耸肩,嗔怪道,有这么好的宝贝地,你咋不早说呢,干点活多舒服啊!
花婶委屈地说,村里人玩牌的玩牌,出去做工的做工,我自己来开荒总觉得闷得慌。
这下子好了,咱俩做个伴。
说笑间,一片毛茸茸的地给整了出来,粉嘟嘟的,像初生的婴儿。
这时,工厂看门的老头走了过来,背着手说,你们这是做什么呢?有力气没处使了。
花婶笑脸相迎,说,大哥,我们种点菜,你给我们看着啊!收菜了给你一起吃!
老头笑出了一脸的核桃纹,咂着嘴说,好说好说!这是俺儿的厂,我天天都在。说着
嘴一撅一撅的,好像已经吃上了鲜淋淋的菜似的。
花婶和柳叶天天来回忙活着,施肥浇水,哒哒哒地跑来跑去。闹闹娘看见了,惊叫道,
你们俩弄啥哩!开荒去了?咋地,种地还没有种烦吗?说着扭着那如水桶般的粗腰走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那片地就是肥,菜叶绿油油的,小黄瓜水嫩水嫩,浑身挂着刺鲜淋淋的;西红柿仰着圆溜溜的小脸,羞红着脸;豆角齐刷刷地垂下,似少女的长发……
花婶跟柳叶啧啧地称赞着,美得合不拢嘴。
村里不知啥时哗啦啦围上来一群人,都啧啧称奇。牛叔说,柳叶啊,你们也不吭声,有好事也不想着大家!
柳叶笑说,想吃就来薅!谁吃不是吃啊!那边还有空地呢,下季咱一起种点别的。
好多人闻听都跃跃欲试。闹闹娘也在中间,眼馋地说,难怪啊花婶,不玩牌净干些私
活啊!娘的,明儿我也不玩牌了,净输钱了!腰间盘也突突了。
众人笑翻,牛叔乐得直不起腰,咳嗽着说,娘啊!还突突呢,你腰间盘是拖拉机啊!
春去秋来,又该是播种的季节了。花婶和柳叶带领大伙在空地上审视,牛叔说,种麦
子吧地太少,种点儿啥好呢?柳叶脑子快,说,种大棚蔬菜吧!冬天菜鲜,吃不完卖钱!
大伙心里一亮,牛叔点头,又摇头说,可惜地块太小,施展不开拳脚。
花婶去厂里上厕所,一眼看见一大片空地,杂草众生的。花婶心一紧,快步找到看门
老头,笑眯眯说,大哥!这菜吃着可鲜?
老头乐了,说,鲜得很!还放心,绿色蔬菜啊!
花婶指着那片空地说,要不你跟你儿商量下,那片地咱种大棚,有你一份。
老头脸一沉,随即一挥手说,问啥问!我就当家,儿住监了!厂子倒闭,欠人不少钱
呢!
花婶陪着抹了会儿泪,道别。
众人拾柴火焰高。大棚很快告成,冬天来了,蔬菜暖暖的在大棚里伸着腰,长势喜人。
大伙吃不完的菜就拿去集市上卖掉,还有不少菜贩专门赶来买的,厂区整个冬天人来人往,
热闹非凡。
第二年开春,厂房轰然倒塌,夷为平地,土地露出了头,大伙纷纷拎起锄头又开始挥
汗如雨,霎时,一片片整齐的耕田呈现,工厂的牌子已经换掉,“绿色环保有机蔬菜园”
的牌子闪闪发亮。
园长是老头的儿子,这是花婶他们推举的。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本文的故事虽然无多少波澜,但线索清晰,叙事不枝不蔓,重点突出,全文以“开荒”
为中心,详细叙述了花婶与柳叶开荒的过程与影响。
B、本文善于运用衬托的表现手法来刻画主人公,如用性格浮躁,成天玩牌的闹闹娘来反
衬,用志同道合的柳叶来正衬,从而使形象鲜明饱满。
C、柳叶快言快语,是一个性格开朗很能干的人,而且头脑灵活,反应快,她提议大家在
厂里厕所旁那块空地种大棚蔬菜,这主意可谓金点子。
D、本文夹杂着不少的生活口语和地方方言,如“还突突呢,你腰间盘是拖拉机啊”“有
几分地伺候伺候该多好啊”等,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E、作者把众人齐心协力,变废弃的工厂为“绿色环保有机蔬菜园”的故事作为小说的结
局,既顺理成章,又突出开荒的意义,深化了主题。
(2)花婶这一形象有哪些主要的特点?请简要分析。(6 分)
(3)下面两段文字在表达上分别有什么特点?请简要赏析。(6 分)
①老头笑出了一脸的核桃纹,咂着嘴说,好说好说!这是俺儿的厂,我天天都在。说着嘴
一撅一撅的,好像已经吃上了鲜淋淋的菜似的。
②那片地就是肥,菜叶绿油油的,小黄瓜水嫩水嫩,浑身挂着刺鲜淋淋的;西红柿仰着圆
溜溜的小脸,羞红着脸;豆角齐刷刷地垂下,似少女的长发……
(4)在现代文明不断冲击、耕地日益减少的今天,农民们何去何从?这篇小说给人很多
启示。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8 分)
参考答案
(1)答案:选E给3分,答A给2分,答B给1分,答C、D不给分。(B、“性格浮躁”欠准确,小说中并没有体现人物的这一特点。C、“她提议大家在厂里厕所旁那块空地种大棚蔬菜”错,这片地中大棚是花婶提议的。D、“地方方言”错,前一句体现了说话人语言诙谐,后一句是口语化。)
(2)答案:①勤劳踏实。开荒种地,天天来回忙活。②仁善大度。两次笑,一次泪,可见她的仁善;与大家分享收获的喜悦,带领大家开荒致富不居功,可见其胸襟。③心思缜密,是生活的有心人。她多次发现被人忽略的荒地的价值。④坚守本色,不盲目趋众。众人无所事事整日玩牌,她则如躲瘟疫一般,坚守本色。(每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3)答案:①运用细节描写(或神态、语言描写),传神地写出了老头内心的喜悦与憧憬,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②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和一些准确生动的叠词,色彩鲜明,写出了土地上的无限生机与活力,散发着浓郁的田园气息。(每答出一点给3分)
(4)答案:①守住土地的根。土地是农民们的精神寄托,也是走出困境、生活致富的主要途径。②守住美好传统的根。淳朴的民风,勤劳善良的品质,无论何时都不能丢。③变废为宝,开创新生活。开荒种地,转换经营方式,利用闲置资源,闯出一片新天地。④关注精神生活,营造良好风气。花婶们同时开垦了一片精神的荒地,用正能量影响并改变了村里的风气。(每答出一点给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