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网 - 学习生活中必备的中文网站!
语文阅读网logo
当前位置: 语文阅读网 > 现代文 > 小说《你拨打的电话已关机》阅读答案

小说《你拨打的电话已关机》阅读答案

时间:12-13 分类:现代文 来源:语文阅读网 0条评论

   你拨打的电话已关机

  张尚洁

  “你好,你拨打的电话已关机。”

  她望着妈妈房里的表,时针和分针在凌晨两点的空气中纠缠,模糊不清。

  床上没有一丝温度,被夜晚的风吹得冰凉。她看看空空的床,给妈妈打了一个电话,却只传来忙音。借着手机屏上微弱的光,环视房间一周,精致的装饰品褪去了白天的招摇,隐在黑暗中,只剩下一个黑乎乎的影子。妈妈又走了,还是没有回来?工作越来越忙,应酬越来越多,妈妈已经很少回家,剩下她一个人,过着三点一线的高中生活。

  她滑坐在地板上,眼泪突然就落了下来。生活什么时候开始起了变化呢?自从爸爸去世,妈妈好像突然变了一个人,从前温婉的小城姑娘突然变成了叱咤风云的女强人,支撑起了只剩两人的家庭,让房子越变越大,却让温暖越来越少。

  她想起了小时候,房子不足五十平方米,晚上三个人只能挤在一张床上,中间挂着一块软软的棉布,她和妈妈睡在这头,爸爸睡在那头,她躺在妈妈温柔的臂窝里,听着棉布那头爸爸讲的故事睡去,心里是安稳的。而现在,妈妈很少回家,她们之间好像只是靠着每月信用卡上不断增加的数字来维持关系,让她还能感受到妈妈的存在。

  “嘭——”她望向门口,是妈妈进了家门。看见她坐在地上,妈妈吃了一惊:“还不睡?”说着便走到镜子前卸妆,一下一下,露出了深深的疲惫。“学校最近还好吗?有没有什么费用要交的?”见她迟迟不出声,妈妈回过头来。“没有,我……”话音刚起,镜子前的新款三星手机闪烁起来,妈妈神情严肃地接起电话,“嗯”了几声,便抓起口红开始补妆。她望着妈妈,从来没有这么强烈地感觉到距离的存在感。“我走了,你自己……好好的。”妈妈深深地看她一眼,拿起衣服匆匆地、却又恋恋不舍地走出家门。

  又剩了她一个人。

  凌晨两点,又剩了她一个人。

  “你好,你拨打的电话已关机。”

  她望着机场的落地钟,时针与分针在下午三点的空气中分离,依依不舍。

  一排排金属座椅在午后阳光的照耀下,明亮得让人无法直视。她低头看看自己的机票,给妈妈打了一个电话,却只传来忙音。她又低头看看自己的机票,上面毋庸置疑地印着“墨尔本,下午两点”。她闭上眼睛,没有记忆中急促的脚步声传来。

  她想起了小时候,学校开家长会,她孤独地在校门口等着妈妈的到来,却只看见一双双高跟鞋从看起来很高档的车上下来,从两边走过。她始终寻不到属于妈妈的自行车与老布鞋。正当她灰心想回教室,身后却响起了锁自行车的声音和急促的脚步声,转头,妈妈已在身前冲她温柔地笑。长大以后,自行车与老布鞋已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汽车的鸣笛声与“哒哒”的高跟鞋的声音,没有一丝温暖。

  这时,一条新信息传进她的手机。

  “妈妈在开会,你自己……好好的。”

  少年时的场景又一次袭来,冰冷的门撞上门框的声音似乎还回荡在耳边。尽管是午后,阳光温暖地洒在每个人的身上,但她依然觉得寒冷,刺骨的寒冷。

  她猛地站起身,撕碎了机票,将碎屑狠狠地扔进垃圾桶。“两点飞往墨尔本的航班马上就要停止登机……”大厅中传来航班信息,却被她抛在脑后。

  从来没有问过妈妈,为什么要这么努力地工作,努力到连家都不顾。生活可以漂泊,可以孤独,但心灵必须有所归依,难道家不是最好的依靠吗?明明是最亲的人,为什么还会有这么遥远的心的距离呢?

  她冲出机场,拦下一辆出租车,在后座上泪水决堤。

  又剩了她一个人。

  下午三点,又剩了她一个人。

  “你好,你拨打的电话已关机。”

  她望着家门口超市的表,时针与分针在傍晚四点的空气中告别,清晰可见。

  楼道里安静得很,只有她的行李箱行走在地上的声音。她看看家门,给妈妈打了一个电话,却只传来忙音。妈妈一定还在工作吧,她苦笑了一下。良久,她掏出钥匙轻轻插进锁眼,门“咔嗒”一声,开了。她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回来,回到这个没有温暖的、似乎不值得留恋的家。她靠近妈妈的房间,房间里没有一丝声音。走进去,却看见妈妈蜷缩在床头,泪水簌簌地落着,在被单上印下深色的痕迹。

  远处,是被摔碎的手机。

  她蓦地愣了,心里竟泛起一丝久违的温暖。

  “妈,我不走了。”开口时是微颤的声音。妈妈抬起红肿的双眼,惊讶又惊喜地望向她。她突然懂了,妈妈是有多爱她,尽管这爱是走的另一条路,但她们依然是最亲近的人。

  她们两个人相拥在一起。

  (选自《当代小说》2012年10期)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 )(4分)

  A.在机场,“她闭上眼睛,没有记忆中急促的脚步声传来”一句中“急促”表明母亲生活的忙碌和迟到的着急以及“她”想要远离母亲的急切。

  B.“长大以后,自行车与老布鞋已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汽车的鸣笛声与‘哒哒’的高跟鞋的声音,没有一丝温暖”一句运用对比的手法,表明“她”对过去那种简单却幸福的生活的怀念。

  C.文章插叙了小时候一家三口挤在不足五十平米小房子里的温馨故事和妈妈开家长会时“她”等待只属于妈妈的自行车和老布鞋的情节,极大地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凸显了文章的主题。

  D.文章几处环境描写都渲染了温暖的气氛,正面烘托了人物形象,使得人物形象鲜活,跃然纸上。

  E.文章通过三处精细的场景描写和对人物的动作心理神态等的生动描写,有力地表现了代沟的普遍与可怕的主题。

  8.标题“你拨打的电话已关机”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9.文中划线句子“生活可以漂泊,可以孤独,但心灵必须有所归依,难道家不是最好的依靠吗?明明是最亲的人,为什么还会有这么遥远的心的距离呢”传达了作者对于亲情的怎样的体验?试结合你的成长记忆或阅读过的文学作品谈谈自己对这一亲情体验的感受。(6分)

  7.【答案】B、C (各2分,共4分,答对一项给2分,多选不给分)

  【解析】文学类文本阅读五选二的题目,主要是对文章的大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考查,考查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进行赏析,分析文意时要读懂文章,主要是内容的概括、情感的把握、人物的分析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这些考点在教材中都有所体现,如教材必修三《林黛玉进贾府》“研讨与练习”第二题就有对王熙凤和贾宝玉两个主要人物出场不同的内容的概括及人物塑造的艺术表现手法的分析。选修《中国小说欣赏》第四单元“从士林到官场”、第八单元“人在都市”都有对人物形象的把握、对艺术表现手法的赏析等,还有对小说主题的解读应是多元而非唯一,在必修三“梳理探究”中《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中指出“越是内涵丰富的作品,越是可以从不同角度去解读。”A项中“‘她’想要远离母亲的急切”错误,原文表明“她”对母亲出现的期盼,而非想要远离母亲的急切。D项错在不是所有的环境描写都正面烘托了人物形象,比如在机场时“阳光温暖地洒在每个人的身上,但她依然觉得寒冷,刺骨的寒冷”,此处描写应该是用阳光的温暖来反衬“她”内心的孤寂和凄冷及对温暖的渴盼。E项的主题表述错误,文章应有力地赞扬了传统文化中孝亲文化之美与亲情的可贵等深刻主题。

  8.【答案】①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串联起三个生动的场面,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②具有象征意义,暗示小说的主题,小说巧借电话的语音提示象征生活的忙碌或亲情的隔阂,暗示电话可能因某种原因而关机,但亲情永不关机,爱的表达方式有多种,陪伴是爱的表达,奔波忙碌也是爱的表达,亲人之间要予以理解、宽容、懂得且好好珍惜。(每个要点2分,共4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标题作用的理解,小说标题的拟题很有艺术性,往往内涵丰富、意蕴深远,它的作用主要有:交代主要人物形象;概括小说主要事件、推动情节发展;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起线索作用,贯穿全文;揭示小说主题、深化主旨;设置悬念,激发读者兴趣,引发读者思考;一语双关,画龙点睛地点明小说的主题等。如本文标题“你拨打的电话已关机”就有线索、深化主题等作用,学生只要掌握了这个考点的答题技巧,得分难度不大。这个考点在我们教材是有示范的,如必修五第一单元《装在套子里的人》《边城》等,老师在教授这样的精品小说时,会对这个考点如何去突破有所示范,同时对标题的深刻解读还能带动对文章主旨的把握。

  9.【答案】①现实的重压和生活的忙碌常让我们忽略了亲情;沟通的缺乏拉开了亲人之间心与心的距离;在忙碌生活中,家是亲人的心灵归依,家是亲人最好的依靠。②……(结合自我成长或阅读体验来谈) (作者对于亲情的体验3分,结合成长记忆或读过的文学作品谈谈自己对这一亲情体验的感受3分,共6分)

 

  【解析】这是一道体验式探究题,体验式阅读要求读者进入文本的内部,感受作者的情绪,理解作品中的人物、事件,链接曾经有过的生活或阅读经历,从而产生情感共鸣或阅读快感,它是个性化的情感体验。选修《中国小说欣赏》第八单元“人在都市”《子夜》《骆驼祥子》两篇课文为这道题做了很好的示范,通过对小说人物形象的把握去体会都市人物情怀。题干要求结合“成长记忆”与“读过的文学作品”的关联,构成了区分度。每个人对亲情都有自己个性化的独到体验,有相关的记忆积淀,有不同的阅读视野,答案不求统一。可从成长记忆出发来谈,如现实生活的重压造成父母生活工作的忙碌与孩子的青春叛逆发生冲撞,孩子对父母的不理解乃至情感伤害,父母对孩子的疏离忽略等拉开了心与心的距离;而从文学作品来谈,可谈对父爱或母爱的认知过程,一开始不理解亲情,读了文学作品,如朱自清《背影》,想到平时父爱或母爱的点点细节,顿悟、领会了可怜天下父母心的内涵,一下子消除了与父母的心理距离,隔膜消失了,亲情复原了等等。

小编推荐: 林建超《围棋与国家》阅读答案 《史学大师阎宗临》阅读答案 《弘扬中国画的传统精神》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