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网 - 学习生活中必备的中文网站!
语文阅读网logo
当前位置: 语文阅读网 > 现代文 > 《收视率造假现象》阅读题及答案

《收视率造假现象》阅读题及答案

时间:10-29 分类:现代文 来源:语文阅读网 0条评论

 

  • 考点详细: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
  • 选文题目:收视率造假现象 
  • 作者: 体裁:非连续性文本

试题内容: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昨大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简称“中制协”)授权法务委员会发表声明,首次明确将《美人私房菜》收视不佳归结为“制作方没有购买收视数据,结果这个一直在全国排名前5的优质播出平台,一夜间掉到了第22 名”,开借势声讨“收视率俨然成为评价中国电视剧优劣的唯一标准。收视高不论真假就可以领奖杯、拿奖金。获得高收益、高赞誉; 否则便一败涂地。”
这份声明痛揭收视率造假黑手并未止于此,而是进一步揭示了“黑产业链”各个环节都是“共谋”的事实。据调查,目前购买收视率的价格已攀升至每集30万至50万元人民币。以全国排行前20家卫视频道每年播出13000集电视剧计,全年有40 多亿人民币被这股黑势力非法窃取。
(节选自2016年12月13日《北京青年报》)
材料二:
近日,中制协发表声明表示,针对我国电视剧市场上购买、播出电视剧业务中存在的收视率造假现象,将坚决打击造假行为,努力打造电视剧播出新环境。
收视率调查原本是为广告商向电视台投放广告服务的、并非电视节目优劣的评价标准但是在我国,一些电视台广告部为争夺广告资源,开始收视率造假行为,之后愈演愈烈。
(节选自2016年12月19 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材料三 :
电视剧收视率作假现象由来已久,主管部门多次开会研究解决相关问题,但收效甚微,该现象依然呈不断蔓延之势。
本着“打铁先要自身硬”的原则,中制协在《关于坚决抵制收视率作假的自律承诺书》中说: 今后凡我会会员单位参与收视率作假,一经查实立即列入企业信用黑名单,通报全行业。情节严重者依据协会章程给予开除会籍处分,并报告政府主管部门,建议取消其电视剧经营制作资质。承诺书要求全体会员坚决与收视率作假现象作斗争,有责任向法务委员会提供线索和证据,全力配合调查。与会的会员单位均表示响应协会倡导,并在这份承诺书上签了字。
中制协会长尤小刚表示,“我也同时希望,国家尽快建立收视率调查的大数据系统,采用统一的、合理的、有效的收视率调查方式。让中国电视剧制作者能一门心思地提高电视剧的质量,真正让电视剧凭质量说话!”
(节选自2017年1月4日《光明日报》)
材料四 :
收视率仅仅是一项效果指标,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多少人看了某节目或频道、看了多长时间等情况。然而,除节目本身因素外,收视率还受时段、编排等因素的影响,仅凭收视率高低无法判断节目质量优劣。况且,观众的观看感受多样复杂,收视率的冰冷数宇无法判断观众是“身心愉悦”还是“边看边骂”。其实,业界对收视率能否真 实可信地反映电视台和电视节目收视情况的质疑由来已久。收视率造假一事只是再次提醒我们,不应将收视率当成判定电视台和电视节目优劣的唯一标准,业界亟须出台更专业、科学的电视评价体系,引入多方面的评价机制,在收视统计领域营造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让更多的收视统计机构加入,打破垄断,引入竞争,谁护客观公正的收视评价体系,建设科学完善的评价机制。
收视率造假的问题关键不只在收视率这个衡量标准本身,还在于电视从业者的态度。电视行业片面追求收视率的不良风气,导致明星价格虚高、内答同质化、审关价值取向低俗等问题屡见不鲜,已经伤及电视产业的肌理。与其饮鸡止渴,为了一时的经济利益不借破坏行业规范,把时间和金钱浪费在钻空子进行收视率造假上,电视从业者不如潜心研究如何提高产品质量,在市场容量下降的情况下开拓综艺节目、电影和网络剧等新空间,提高好剧、好节目的收看效率。
(节选自2017年1月25日《光明日报》)
7.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材料一介绍了中制协发表声明的内容,首次对变味的“收视率”开战,揭示收视率造假这种“黑产业链”给黑势力带来的丰厚利润等。
B.材料二揭示了有些电视台的广告部为了争夺广告资源而在收视率上造假这一愈演愈烈的现象,并表明了中制协将对收视率造假行为实施打击的态度。
C.材料三介绍了中制协倡导的《关于坚决抵制收视率作假的自律承诺书》的部分内容,同时要求中制协会员明确自己的责任并自觉抵制收视率造假行为。
D.材料四介绍了收视率的相关问题,分析了收视率适假的危害,希望业界建设科学完善的评价机制并点明电视从业者今后应该努力的方向等。
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符合材料意思的两项是(5 分) ( )( )
A.材料一主要使用数据说话,文中列举的一系列数字,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能够让读者更直观地了解电视剧收视率造假问题的严重性。
B.材料一使用了“黑手”“黑产业链”“黑势力”等词语,“黑”字明确指出了收视率造假行为的性质以及中制协打击收视率造假行为的决心。
C.材料一、二介绍了电视剧市场上制作方、播出方在制作、购买、播出过程中购买虚假收视率行为以及中制协营造电视剧播出新环境的决心。[来源:学科网]
D.材料三用“打铁先要自身硬”的俗语说明中制协要求协会会员签订“承诺书”做法的重要性,也从侧面反映了收视率造假行为的蔓延之势。
E.材料四是时评类文章,分析了涉及收视率的多个方面的问题,比如第二段就从行业的角度分析片面追求收视率给电视产业带来的伤害。
9.为什么收视率调查不能作为评定一部电视剧好坏的标准? 请结合材料说说你的看法。(4 分)

试题答案:

7.A(“首次对变味的‘收视率’开战”错误,原文是“首次明确将《美人私房菜》收视不佳归结为‘制 作方没有购买收视数据……”
8.C D(C 项,“电视剧市场上制作方、播出方在制作、购买、播出过程中购买虚假 收视率行为”错误, 材料一中有“制作方没有购买收视数据”,这说明购买虚假收视率应该是播出方的事情,制作方不购买 收视率。D 项,“中制协要求协 会会员签订‘承诺书’做法的重要性”错误,“打铁先要自身硬”主要说 明中制协协会会员“自律”的重要性。)(选对一项得 2 分,选对两项 5 分。)
9.①收视率调查不是电视剧节目的评价标准。收视率调查是为广告商向电视台投放广告服务的。
②目前的收视率调查不是最有效的。国家没有收视 率调查的大数据系统,没有统一、合理、有效的 收视率调查方式。
③收视率不能真实可信地反映电视剧收视情况。收视率的高低除了电视节目本身的因素外,还有很 多外在的因素。(4 分。答 对一点 2 分。意思对即可。)

小编推荐: 林建超《围棋与国家》阅读答案 《夜之随想曲》阅读题及答案 《中国香文化》阅读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