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网 - 学习生活中必备的中文网站!
语文阅读网logo
当前位置: 语文阅读网 > 说明文 > 丝绸之路上穿行千年的植物 阅读答案

丝绸之路上穿行千年的植物 阅读答案

时间:03-29 分类:说明文 来源:语文阅读网 0条评论

 丝绸之路上穿行千年的植物

白雁

①丝绸之路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它是一条古代中国腹地连接亚非欧商业贸易的通道。经过这条通道,中西方互通有无。一些具有传奇色彩的植物,就通过这条通道 传入了中国。

②黄瓜名称的改变就具有传奇色彩。黄瓜最初叫“胡瓜”,公元6世纪前传入中国。“胡瓜”为什么改叫“黄瓜”呢?原来隋炀帝因为有鲜卑血统而“讳胡”,所以将涉“胡”的字眼一律更换。按照五行学说,黄为土色,位在中央,因此黄色属于中央之色。隋朝以鲜卑血统入主中原,为了宣示隋皇室统治的正统性,才无视“黄瓜”之绿色而改为黄色。

③小麦的原产地是西亚和北非地区的两河流域,而中国发现的最早的小麦,出土于距今约四千年前的新疆小河墓地。大约一千年之后,小麦的身影又出现于小河墓地以东的吐鲁番地区。能证明小麦是外来植物的事例还有很多。比如出土于中原黄河流域的甲骨文中有“来”和“麦”这两个汉字,就保存了小麦由西向东传入中原地区这一具有传奇色彩的历史信息。“来”的繁体字是“来”,甲骨文字形之一,很明显是一个象形字,像一株小麦的形状,中间是直立的麦秆,上面是左右对生的麦叶,下面是麦根。“来”的甲骨文字形之二,上面的斜撇像成熟后下垂的麦穗。后来甲骨文被金文取代,“来”的金文字形将下垂的麦穗之形变为一横,而且表示麦秆的一竖还穿透了这一横,这就为字形的“讹变”埋下了伏笔。据此看来,“来”的本义是外来的小麦,引申为来去的“来”。“麦”的繁体字是“麥”,甲骨文字形,上面是“来”,即麦子;下面是“夂”,像一只脚趾朝下的脚。甲骨文中的脚都是有方向性的,脚趾朝下就表示从外而来,因此整个字形会意为:麦子是从外地引进而来的作物。你看,这其中是不是充满了传奇性?

④其实,具有传奇色彩的植物还不止这些呢。大蒜的原产地是西亚和中亚,最迟在汉代传入中国。它的最初用途是和西方一样作为药用的,后来又变成了辟邪之物。原产于印度的甘蔗传入中国南方后,唐朝向印度学习熬糖法制作出了红糖。唐代宗年间四川一带人探索出了制作白糖的方法,然后再次传回到了印度。

⑤丝绸之路上穿行的植物还有很多。在这些植物传奇变化的背后,还有很多文化遗产的奥秘等待我们去探索。

丝绸之路正以它博大的胸怀向世人述说着它的历史……

(选自《科学大众》,有删改)

 

1.结合全文,分析本文标题包含了哪些信息。(4分)

答:___________

2.文章分别从哪些角度说明了这几种植物的“传奇色彩”?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4分)

答:___________

3.请指出第③段划线句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

4.阅读材料,谈谈你对第⑥节划线句子的理解。(4分)

材料:“申遗”是某国家或地区以某一特殊文化遗产价值申请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行为。申遗成功后,可使该遗产项目得到较好的保护。2014年中哈吉三国“丝绸之路”联合申遗成功。

答:___________

 

【答案】

1.(4分),指出说明对象,丝绸之路上的植物;突出植物的变迁;写出了不同地区的物种种的交流有历史的厚重感。

2.(4分)名称的改变,字形的演变,用途的转变,方法的的交流。

3.(4分)运用了举例子的方法,具体说明了小麦是外来物种,使丝绸之路上植物的传奇性增加了增加了文化色彩。

4.(4分)示例:丝绸之路以开放、包容的精神,促进各国之间接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向世人展示它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申遗成功,使人们重新关注丝绸之路,进一步挖掘其中的价值,使它得到更好的保护与传承,促进中西方文化的交流。

小编推荐: “四海为家”的微塑料阅读答案 大型动物灭绝的后果 阅读答案 扇子的起源和功用 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