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网 - 学习生活中必备的中文网站!
语文阅读网logo
当前位置: 语文阅读网 > 诗词曲 > 汉乐府诗 适吴诗 阅读赏析

汉乐府诗 适吴诗 阅读赏析

时间:08-13 分类:诗词曲 来源:语文阅读网 0条评论

适吴诗

作者:梁鸿

  逝旧邦兮遐征,将遥集兮东南。

  心惙怛兮伤悴,忘菲菲兮升降。

  欲乘策兮纵迈,疾吾俗兮作谗。

  竞举枉兮措直,咸先佞兮唌唌。

  固靡惭兮独建,冀异州兮尚贤。

  聊逍遥兮遨嬉,缵仲尼兮周流。

  傥云睹兮我悦,遂舍车兮即浮。

  过季札兮延陵,求鲁连兮海隅。

  虽不察兮光貌,幸神灵兮与休。

  惟季春兮华阜,麦含英兮方秀。

  哀茂时兮逾迈,愍芳香兮日臭。

  悼吾心兮不获,长委结兮焉究。

  嚣嚣兮余讪,嗟恇恇兮谁留。

 

  「翻译」

  离开故土啊远行他乡,

  将赴东南啊寻求栖身。

  内心惨痛啊感到忧伤,

  心情起伏啊翻腾不停。

  想乘车策马啊恣纵远骋,

  憎恨世俗啊构作谗言。

  竞相任用奸邪啊抛弃正直,

  都争先恐后啊阿谀进谗。

  本无惭愧啊独立于世,

  希望他乡啊崇尚才德。

  姑且逍遥啊遨游快乐,

  继承仲尼啊周游四方。

  倘若见到啊使我高兴的地方,

  我就抛掉车马啊登上舟船。

  前往延陵啊拜访季札,

  去到海边啊寻找鲁连。

  虽不能目睹啊他们的光彩,

  希望其神灵啊与我同美。

  想春末时节啊万花繁盛,

  麦首吐芽啊刚刚抽穗。

  悲叹盛明的时代啊非常遥远,

  伤悼芳香啊日益转臭。

  悲叹我心啊不能实现,

  长期郁结啊哪有尽头?

  谗言众多啊对我诽谤,

  感叹恐惧啊谁人能留?

  

汉代诗人梁鸿

 

  「成语:举案齐眉」

  梁鸿经书、诸子、诗赋等无所不通,与妻恩爱,举案齐眉,后来形容夫妻互相尊敬。

  《后汉书·梁鸿传》:“为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

  “ 梁鸿字伯鸾,扶风平陵人。势家慕其高节,多欲女之,鸿并绝不娶。同县孟氏有女,状肥丑而黑,力举石臼,择对不嫁,至年三十。父母问其故,女曰:“欲得贤如梁伯鸾者。”鸿闻而聘之。女求作布衣、麻屦,织作筐缉绩之具。及嫁,始以装饰入门,七日而鸿不答。妻乃跪床下,请曰:“窃闻夫子高义,简斥数妇。妾亦偃蹇数夫矣,今而见择,敢不请罪。”鸿曰:“吾欲裘褐之人,可与俱隐深山者尔,今乃衣绮缟,傅粉墨,岂鸿所愿哉!”妻曰:“以观夫子之志耳。妾亦有隐居之服。”乃更为椎髻,著布衣,操作而前。鸿大喜曰:“此真梁鸿妻也,能奉我矣。”字之曰德耀,名孟光。......遂至吴,依大家皋伯通,居庑下,为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

 

  「赏析」

  《适吴诗》是汉代梁鸿在齐鲁之间居留一段时期后,又去吴地,临行前所创作的诗歌。诗中有力地批判了当时丑陋的政治现实,诉说了贤才志士被压抑的苦闷。《适吴诗》全文与《楚辞》中的六字句相类,因每句都使用“兮”字,故可以骚体视之。

  《适吴诗》全诗共分为三段。第一段是说诗人欲离开居住多年的旧邦,去遥远的东南吴地的原因及心情。由于这旧邦政治昏暗,邪佞小人得到升迁提拔,而正直之士却得到疏远、放逐。在这种污浊的风气之中,诗人保持自己高洁的品德,特立独行,问心无愧。他想到东南吴地去,希望异州之人贵尚贤德,自己能够得到重用,以便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想到这些,诗人的内心是忧伤愤懑的,情绪是忐忑动荡的。这一段有力地批判了当时丑陋的现实。

  第二段是说诗人要逍遥自在地遨游,学孔子周游列国,寻求自己的政治理想,追慕季札、鲁仲连那样的人。这一段写了诗人的理想追求。季札是春秋时期吴王诸樊的弟弟,多次推让君位,不慕富贵。鲁仲连是战国时期的齐国人,善用计谋,常周游列国,排难解纷,义不帝秦,功成不受禄。虽然季札、鲁仲连都是古人,看不到他们的仪容风采了,但自己还是希望与其神灵同美。

  第三段写了诗人悲叹时光流逝,青春不再。大自然已届春暮,花树萧森,麦苗含秀,想到自己最美好的年华已经消逝,香草衰败,报国无门,报恨无穷。这一段是诉说贤人志士被压抑的苦闷。

  从《适吴诗》这三部分的构成来看,梁鸿是继承了《离骚》的“忠怨之辞”与“比兴之义”。全诗鲜明地体现了批判丑陋现实的抗争精神,坚守自己的美政理想。鲁迅指出:屈原以后有不少人“虽学屈原之文辞,终莫敢直谏,盖缀其哀愁、猎其华艳,而‘九死而未悔’之慨失矣。”(《汉文学史纲要》第四篇)而梁鸿却不是这样,有抨击昏暗政治的切激之辞,有被谗遭逐的牢愁之思,有景慕先贤的理想追求,这就是《适吴诗》高出其它辞赋的地方。

  诗人在五言诗“上三下二”结构的句子中加一个“兮”字,变成“一、三、二”的节拍,造成舒缓整齐的韵律,使每一句诗中的词语奇偶相配、节奏鲜明。有的就是对偶句:“过季札兮延陵,求鲁连兮海隅”、“哀茂时兮逾迈,愍芳香兮日臭”和“口嚣嚣兮余讪,嗟恇恇兮谁留”,韵律很美。

  《适吴诗》是介于辞赋和五言诗之间的过渡性作品。刘勰认为“赋萌于骚”(《文心雕龙·诠赋》:然赋也者,受命于诗人,拓字于楚辞也)。大赋善铺陈事物,拙于抒情。由大赋又蜕化出善于抒情的小赋。《适吴诗》在描写浓愁莫解、积恨难遣方面很像离骚,很多词汇就直接来自离骚。但在句式方面不像《离骚》那样长短错杂,而是每句整齐的五言加一个“兮”字,典型地反映了文人五言诗正逐步走向成熟,尚未完全摆脱辞赋影响的痕迹。

 

  「诗人简介」

  梁鸿,字伯鸾,右扶风平陵县(今陕西省咸阳市西北)人,出生年月不详。梁鸿家贫博学,曾放猪于上林苑中,后与妻子隐居霸陵山,以耕织为业。梁鸿因事路过洛阳,见宫室富丽,于是写下《五噫歌》,抨击统治者的奢侈,感叹人民的劳苦。汉章帝读了《五噫歌》后,非常不满,梁鸿只得更名换姓,避居齐鲁。后来梁鸿前往吴地,居于廊下,替人做舂米。每当梁鸿回到家中,其妻就会举案其眉,奉上饭食,表示敬爱,后世传为佳话。迁居吴地后不久,梁鸿病逝。梁鸿的代表作有《五噫歌》、《适吴诗》、《思友诗》等。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