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网 - 学习生活中必备的中文网站!
语文阅读网logo
当前位置: 语文阅读网 > 诗词 > 初秋夜坐 阅读附答案

初秋夜坐 阅读附答案

时间:03-01 分类:诗词 来源:语文阅读网 0条评论

   初秋夜坐

  杨亿

  明河如练出城隅,朱火西流暑气徂。

  顾兔一轮浮月桂,流萤数点入烟芜。

  迢迢宫漏传银箭,淅淅天风下白榆。

  岸帻微吟自忘寐,披衣闲起绕庭梧。

 

  15.诗歌尾联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面对美好的秋夜景色,神情洒脱的诗人轻轻地吟诵着美妙的诗句,毫无睡意。(2分)于是,披衣起来,绕着庭院中的梧桐悠闲地散步。(2分)这一联生动地展示出诗人内心轻松愉快、洒脱闲适的情怀。(2分 )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诗歌尾联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此题的考点是分析评价诗歌的思想情感。诗歌标题是“初秋夜坐”,既交代了季节、时间,也交代了人物的活动,前三联交代夜坐所见之景,“如练明河”“朱火”“玉兔”“浮月”“桂”“流萤”“烟芜”“宫漏”“银箭”“天风”“白榆”,夜色美好,环境幽静;尾联写人物的活动,“微吟”“忘寐”“披衣”“绕庭梧”,一个情感词“闲”流露出悠闲愉快的情怀。

  【考点定位】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解答诗歌情感的答题方法如下:①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②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③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④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⑤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⑥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同时还要注意诗文前面的小序和诗文后面的注解。对于本题,考生必须结合前三联中夜坐所见之景,同时结合尾联中人物的活动以及情感词“闲”来分析情感。

小编推荐: 宋词赏析 无名氏 鱼游春水·秦楼东风里 水龙吟 过南剑双溪楼 阅读附答案 秋兴八首(其三)杜甫阅读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