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网 - 学习生活中必备的中文网站!
语文阅读网logo
当前位置: 语文阅读网 > 记叙文 > 医 者阅读答案 周国华

医 者阅读答案 周国华

时间:03-07 分类:记叙文 来源:语文阅读网 0条评论

   医 者

  周国华

  读高二那年,我妈病了,疼得满床打滚。我背着她到赤脚医生那里,医生为她打了针止疼剂,手一摊:怕是大病,赶紧送县医院。

  我家离县城远,又没车。我借了辆三轮车,把我妈拉到县医院。医生诊断后,把我叫到一边:你妈得的是癌症,晚期了,花再多钱也没用,你自己决定吧。

  癌症?!我好似挨了一记闷棍,眼前发黑。我爸走得早,这些年来,我妈就靠种那点承包田供我上学,如今……

  不能就这么放弃!我刚想办住院手续,我妈含笑进来说:医生,给我开点药吧,止疼的就行,我命硬,能挺过去。

  拗了半天,我还是按我妈的意思做了。我知道,我妈要是决定了的事,没人能改过来。拉着我妈回家的路上我拼命憋着,不让眼泪掉下来。兜里只有三百块钱,那是全家仅剩的那么一点儿。

  救不了妈。我想让她在不多的日子里,尽量过得好点。我去村里小店买东西,无意中听到有人说,隔壁乡有个老中医挺神的,治好过一些大医院都没法治的怪病。我立马找了过去。

  老中医家坐着很多病人,得什么病的都有。老中医话不多,而且很轻,只是在搭脉后简单问上几句,就摇头晃脑开起方子,完了,又叮嘱几句,也看不出有啥高明之处。最后一个轮到我,老中医瞅了我一眼:病人呢?

  我拿出医院的诊断书,讲了我妈的病情和家里的情况。我说来得急,我妈也下不了地,先来问问。说到最后,我的眼泪扑簌簌往下掉。

  老中医瞪了我一眼:这么大了还哭,没出息,走,带我去看看。

  老中医给我妈搭完脉,捋着花白的山羊须在屋里踱来踱去。我垂手,惶惑地盯着他。老中医让我把三轮车上的那个蛇皮袋拿进来,一打开,里面全是草药。老中医告诉我,把这几种药分均匀,半年服完,大致就可以了,不行的话,再去找他。.

  我连连点头,掏出三百块钱:只有这些了,别嫌少。

  老中医没接钱,双手把玩着桌上的青花瓷瓶,左看右看,还不住点头:不用了,你留着做学费吧,这个东西卖给我吧。

  我妈连忙摇手:不,这是我的嫁妆,几块钱买来的,乡下人没闲心插花,我常说,还不如碗勺来得实用呢。

  老中医晃着头,捻着须,说:实用不实用我不管,家里有一个,正好配个对。

  送走老中医,我和我妈还不敢相信天下竟有这种好事,诊费、药费没付不说,还白白拿了一千块钱!

  半年后,我陪着我妈去了医院,诊断结果让我欣喜若狂,我妈竟痊愈了!

  我拿着锦旗去谢老中医,老中医一笑:有钱了,就把瓶子赎回去,价钱嘛,翻倍。

  我点头。

  我如愿考上了医学院。用那些钱,我撑过了第一个学期。之后,我勤工俭学,再没用过家里一分钱。毕业后,我凭借优异的成绩,被省城一所大医院聘用。我接我妈进城,贷款买房,娶妻生子,进修深造……

  二十多年后的一天,我偶然观看了《鉴宝》节目,一个青花瓷瓶引起了我的注意,那个瓶子,看上去跟我家的一模一样。专家几百万元的估价让我又吃惊又 愤恨,原来老中医早就知道瓶子的价值。我想起了老中医眯着眼的神情,哼,狡诈,虚伪!

  我憋着满肚子怨气去找老中医。老中医已去世,他儿子接过我的字条,一笑:家父说你定会成为医生,果然没错。

  我突然想起,那天我对老中医说,我想放弃学业,赚钱养活我妈。我有点发蒙,是不是自己太“小人”了?

  里屋的橱柜上,摆放着两个青花瓷瓶,花纹一样,成色迥异。老中医的儿子取过那个釉色发暗的瓶子:民国的,不过也值几千块钱。

  我脸红了。瓶子的内壁上,依稀还能看到我儿时调皮的涂鸦,是我家的那个!我疑惑地望着另一个青翠欲滴的花瓶。

  这个是我祖上为一官宦人家就诊时,那家主人给的。

  我掏出一万块钱,老中医的儿子执意只收下两千:家父嘱咐,不敢有违。对着老中医的遗像,我郑重地磕了三个头。泪眼婆娑中,我又看到了那双似笑非笑的眼睛,温馨,深邃。

  一块匾额悬在壁上,上面的两个字熠熠生辉——医者。

 

  (1) 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开头写赤脚医生甚至县医院的医生都治不了“我”妈的病,体现其病情的危重,也为下文的情节发展和老中医这一人物的出场作铺垫。

  B.老中医给“我”妈看病后,看中了一个“我”妈当年作为嫁妆的花瓶。那只花瓶对“我”妈来说是无价之宝,因此她连忙摇手表示不同意卖。

  C.小说多处运用伏笔与照应的写法,比如前面写老中医说赎金翻倍,后面写“我”拿出字条及老中医的儿子收钱两千等,相互照应,颇具匠心。

  D.老中医儿子说“我”家花瓶“也值几千块钱”,又介绍另一个花瓶的来历,有贬低“我”家花瓶之意,也说明他对老中医收购行为的不解与不满。

  E.小说以“我”的角度来叙述使故事更有真实感,便于让读者接受;同时,作为主角,“我”也表现出强烈的孝心和感恩图报等性格特点。

  (2)老中医是一个 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3)小说最后以对老中医家中题有“医者”二字的匾额的描写作为结尾,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

  (4)“我”对老中医的心理前后有哪些变化?请结合小说内容进行具体分析。(8分)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现代文阅读

  (1)CA

  (2) ①治愈能医治好正规医院都放弃的病人。县医院医生都不敢收治的“我”妈的病,是一位医术高明的医者;②以收购花瓶的方式,既给“我”妈治了病,又给“我”留钱做学费,是一位具有扶危济困心肠的医者;③上门问诊、不计得失,嘱咐儿子不多 收“我”的钱,是一位医德高尚的医者。④是一位有智慧的人。用收购不值钱的花瓶的方式帮助人并说用双倍价钱赎回,刺激我努力学习。(每答出一点给2分。答对3点得满分。意思答对即可。)

  (3)①结构上:照应了标题,暗示了作品的主旨,给读者留下回味的空间;②人物形象上:通过富有深意的描写,强化了他以“医者”身份自居,秉持职业操守的人格魅力;③思想内容上:进一步深化主题,表达了“我”对老中医高尚品德的称颂和感激。(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4)①轻视。初见老中医为病患看病,觉得“看不出有啥高明之处”,对他的医术产生怀疑;②感激。“我”妈的重病痊愈后,给老中医送去锦旗,是感激他的救命之恩;③怀疑(嫉恨)。看完《鉴宝》节目后,“又吃惊又愤恨”,对老中医的人品产生不信任;④惭愧和崇敬。悟出老中医当年收购“我”家花瓶的良苦用心后,为自己对他的误解深感惭愧,并对其医者仁心深怀敬意。(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可根据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论述合理的程度,酌情给分。)

 

  (1)试题分析:本题综合考查小说的内容和技巧。这类题一般是对文章内容、手法、风格的综合考核的题目,文章内容有文章细节和人物性格概括,细节可参考论述类问题阅读进行答题,人物性格分析要注意准确性,此题都是涉及文章细节的题目,需要逐项结合文本内容进行排查。B项,“那只花瓶对‘我’妈来说是无价之宝,她连忙摇手表示不同意卖”说法不准确。文中,她“连忙摇手”是表示这个青花瓷瓶不值钱、没什么用,不能卖给老中医。D项,从小说来看,老中医儿子只是指出事实,并没有贬低“我”家花瓶之意;同时,他对老中医收购行为并没有“不满”之意,且从老中医的儿子执意只收下两千的行为看,他是能理解父亲所为的。E项,主角应该是老中医;“感恩图报”的特点表现不明显,最后“掏出一万块钱”更侧重于表现“我”的歉意。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试题解析:题干问的是“小老中医是一个 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此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解答本题,首先要找出文中语句,用一句话总结,再分别分析概括,要注意结合原文。依据“治愈能医治好正规医院都放弃的病人。”“以收购花瓶的方式,既给“我”妈治了病,又给“我”留钱做学费” “上门问诊、不计得失,嘱咐儿子不多 收“我”的钱” “用收购不值钱的花瓶的方式帮助人并说用双倍价钱赎回,刺激我努力学习”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题干问的是“小说最后以对老中医家中题有‘医者’二字的匾额的描写作为结尾,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这是考查小说结尾的作用。考生首先表明观点,然后结合文本从人物、情节、主旨角度组织答案。在各地高考真题中,“结尾作用”是小说阅读的重要命题点之一。结尾类型:1.出乎意料型结尾作用2.戛然而止型结尾作用3.悲剧型结尾作用4.喜剧型结尾。作用 :1.突生波澜,震撼人心;照应前文,不突兀。2.留下空白给读者想象空间,让读者进行艺术再创造。3.深化主题;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令人回味。4.耐人寻味;给人以喜悦欣慰之感;反应美好愿望。答题是要注意结合文章内容。本题结尾主要是深化主题,引起读者思考。

  考点: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能力层级为探究F。

  (4)试题解析:题干问的是““我”对老中医的心理前后有哪些变化?请结合小说内容进行具体分析。”细节往往反应人物心理,考生要结合原文认真分析,分点作答。抓住关键情节初见老中医为病患看病,觉得“看不出有啥高明之处”,对他的医术产生怀疑; “我”妈的重病痊愈后,给老中医送去锦旗,是感激他的救命之恩;看完《鉴宝》节目后,“又吃惊又愤恨”,对老中医的人品产生不信任;悟出老中医当年收购“我”家花瓶的良苦用心后,为自己对他的误解深感惭愧,并对其医者仁心深怀敬意分析。

小编推荐: 笨笨的童年 阅读附答案 为爱锁住一生的母亲阅读答案 三毛 跟着父亲读古诗阅读答案 潘向黎